三、溶氣罐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溶氣罐是通過回流泵將清水加壓至0.30~0.40MPa,同時加入壓縮空氣,使空氣溶解于水的一種特殊裝置。加壓后的溶氣水通過管道、閥門接至釋放器,然后驟然減至常壓,溶解于水的空氣以微小氣泡形式(氣泡直徑約為30-120μm左右),從水中析出,將污水中的懸浮物顆粒載浮于水面,由刮渣機刮出,從而實現(xiàn)固-液分離。氣浮回流比一般按30~50%,用氣量按40-60ml/L設計。
四、溶氣罐工藝參數(shù)
填料高度:800~1100mm(0.8~1.3m)
液位高度:500~1000mm(從罐底計) 承壓能力:≥0.6MPa
工作壓力:0.3~0.4MPa
溶氣罐是氣浮法水處理中關健的設備,溶氣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氣浮出水的水質(zhì)。
氣浮機是利用小氣泡或微小氣泡使介質(zhì)中的雜質(zhì)浮出水面機器。對水體中含有的一些比重接近于水的細微籍其自重難于下沉或上浮即可采用該氣浮裝置。
目前在給排水方面,預處理的水質(zhì),除一些含砂較多的原水水體以及含機械雜質(zhì)較重的污水外,大部分都是質(zhì)輕的懸浮顆粒。例如:湖泊、水庫及部分江河中的藻類;植物殘體及細小的膠體雜質(zhì);印染行業(yè)的染料顆粒;造紙、化纖行業(yè)的短纖維;煉油、化工行業(yè)的石油及的微滴;電鍍和酸洗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電泳漆廢水等等;都是比重十分接近于水的輕質(zhì)顆粒。對于這些原水,若沿用傳統(tǒng)的沉淀方法,效果必然很差,尤其在冬季低溫條件下,由于混凝和水力條件變劣,處理效果更難保證。可以想象,難以沉淀的絮粒,硬要使其下沉,勢必事倍功半,倒不如因勢利導,人為地向水體中導入氣泡,使其粘附于絮粒上,從而大幅度地降低絮粒的整體密度,并借氣泡上升的速度,強行使其上浮,以此實現(xiàn)快速的固液分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氣浮技術的出現(xiàn),是對重力沉降法的一次革命,它開拓了固、液分離技術的新領域。
溶解在水中的氣體,在水面氣壓降低時就可以從水中逸出。有兩種方法:①使氣浮池上的空間呈為真空狀態(tài),處在常壓下的水流進池后即釋出微氣泡,稱真空溶氣法;②空氣加壓溶入水中達到飽和,溶氣水流減壓進入氣浮池時即釋出微氣泡,稱加壓溶氣法。后者較為常用。加壓溶氣水可以是所處理水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是氣浮池出水的回流水,回流水量占所處理水量的百分比稱回流比,是影響氣浮效率的重要因素,須由試驗確定。加壓溶氣法的設備有加壓泵、溶氣罐和空氣壓縮機等。溶氣罐為承壓鋼筒,內(nèi)部常設置導流板或放置填料。溶氣罐出水通過減壓閥或釋放器進入氣浮池。